2019-07-04
收藏
阳春三月已经过去,在四月中旬时有幸参加了2019年度管城区小学数学课改观摩交流活动。
第一节课的是冉志娟老师的《几分之一》。从分真实的东西开始,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入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分数的认识一个重要的点是平均分,另一个重要的点是“谁”的几分之一。通过“几何思维”让学生创造分数,加深孩子们对分数的理解。第二节课是谭晨老师的《小数的意义》,通过提出问题,让孩子们主动思考0.4和0.5之间怎么用小数表示。在孩子们解决问题之后,总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最后再引入小数的来源,升华主题,让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节课是冯甜甜老师执教的《集合》,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主动参与。选取只喜欢苹果和只喜欢草莓的同学站在讲台上,从而引出集合。冯老师重视过程的展示,让孩子们自己体会两个集合交叉的部分是两项都喜欢,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孩子们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第四节课是崔洁老师的《24小时计时法》,一开始引入二七塔的钟声,“三声”即三时。三时的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通过不同的回答引出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
这四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一上:《认识图形》
数学一上:《认识1—5》
数学一上:《第几和几》
《对应与比较》
《20以内数大小比较》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课时
《认识物体》
《20以内的加法》
《小胖过生日》
《8加几》
《小胖下车》
《7、6加几》
《小于、等于、大于》
《比高矮 比长短》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4)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7、8课时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三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11~20各数》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2)
数学一上:《认识>、<和=》
数学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2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
《8、9加减法》
《合与分》
数学一上:《总复习》
数学一上:《学看钟表》
《6—10的加减法》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六课时
《比大小、轻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