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学...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

2019-07-03 收藏

     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学困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何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全面发展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小学一线教师工作的瓶颈。本文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

引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扭转他们的学习困境,从而有效提升其数学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小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别较大,有的同学自控能力较差,比较贪玩,甚至心思都放在游戏上,于是成了班级的学困生。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小编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探讨,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把数学思维融入情境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对教学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加以积极引导,就会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带着疑问来思考问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内容时,小编先引导学生笔算了2315和3087,并要求其说出笔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计算完成后,小编说道:同学们,我们刚才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随后,小编为学生展示了一幅情境,并说道:为了青岛市的发展,市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工期12个月,每月修建850米,那么一共要修建多少米呢?大家思考下如何列式,如何计算。学生纷纷进行思考。通过旧知识来导入新知识,能够使学困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自身的新知识。借助于问题情境,小编顺利地带领学困生进入了学习状态。并引导其尝试列出新的算式,对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联系生活,积极鼓励

在与学困生的交流中,小编发现,学生感到学习无趣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实际问题与情境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大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其多多鼓励,引导其多从生活的角度展开思考,活跃其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讲解运用计算器时,小编说道: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的门票总收入大约是12530000元。其中,桃花峪、天外村、红门和天烛峰的门票定价和人数分别为80/20840、80/71030、60/72860、60/13480,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教学问题呢?大家尝试一下。在学生思考完成后,小编特意选了班级的一名学困生来回答问题。他说道:可以看看桃花峪、天外村、红门和天烛峰的总计收入是多少。小编启发道:答得非常好,但是你能不能想到其他问题呢?学生在思考后回答道:可以计算平均每天景点的单日收入以及十一期间泰山总计接待了多少人。老师,我发现这些问题都好难计算。看着学生疑惑的脸庞,小编问道:除了笔算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式呢?学生纷纷回答:可以用计算器。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学困生能够从生活方面展开思考,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研究学习,养成思维

匈牙利数学家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知识,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最为深刻,也能够使学生牢记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质及其中的联系。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数学困生懒于动手、懒于动脑,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手脑并用地思考数学问题。因此,其能够作为学困生转化的突破口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困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圆柱体体积时,小编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给课堂带来乐趣,于是就进行了课堂猜想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的体积可能是多少。大多数学生认为,圆柱体的体积是底面积高。由于事先准备了不同的学习材料,小编让学生动手加以验证。要求每个小组要照顾到组内的学困生。大家纷纷动起来,积极地思考问题。有的将圆柱体放入水中,计算水上升的体积;有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在此过程中,学困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了小组活动,有的甚至是组内的动手小专家。小编发现,学困生如果对事物感兴趣,就会非常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数学水平。

四、班级力量,集体感化

在数学教学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有效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的。此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来促进学困生跟上整体的步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小编着重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班级自主制订课堂行为准则。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嬉戏、打闹等行为予以制止。这提升了他们学习的专注度。在小组分组时,小编通过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混搭平均了各组的实力。在课堂教学中,小编注重调动每个组的积极性,通过趣味排名来引导表现较差的小组积极学习,与其他组进行竞争。这种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使学困生不再自暴自弃,而是与组内的其他同学积极地完成课堂任务,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学习质量。

五、激励评价,增强信心

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激情,使其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进步,从而忽略了个体的感受。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小编在评价学优生时一般会用简单的很好不错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批改作业时,小编会在学困生的作业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语,如今天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以后继续努力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继续加油这道题虽然思路正确,但是解题方法比较复杂,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时,小编还会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笑脸来表达心情。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了学困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促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重视,从而能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开展工作,要积极深入地了解每位学困生的状态,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激发其课堂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