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收藏
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应该立足于学习兴趣、思考方式、思辨能力等的培养。那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成这些目标呢?今天仅就圆锥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让学生站上操作第一线,亲身经历才能实现深刻认知
二、把操作变成学生由心而发的行为,绝不做提线木偶
如果课堂上我们已经有意识让学生站在了第一线,那么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整个实践操作的走向是顺着学生思路而行还是按老师铺排而进?其实这并不矛盾,当老师把学生了解得足够深,对教学内容钻研得足够透,那么教师的思路一定是学生的思路,或者应该说,学生的思路才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思路,是我们课堂的思路。为什么名师的课不牵强很自然,得出的所有结论都是学生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思辨的产物?因为只有读懂学生了,把教学预案与学情有机融合了,才会有风清云淡、水到渠成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由心而发进行学习的场所,绝不是教师在对学情不了解情况下,生硬设置的矛盾的荆棘林。因此,我想说,别给学生在课堂上当提线木偶的机会。六年级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并非一无所知,而且知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想不到,也还没理解等底等高这个词)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设计怎样的操作环节才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原本模糊的认知清晰起来,变成学生由衷认同的道理?一般的教学方式都是由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组操作,借助倒米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
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这一关键要素,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而这一点对圆锥体积公式推导异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圆柱和圆锥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无助于公式得出的,(圆锥体积可能是圆柱体积的七分之一,也可能是八分之一)而这些倍数关系并不是一个常数。于是我选择了把操作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上课前,我在教室后排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圆锥和圆柱。我让每个组派一名同学去选择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来研究他们之间的体积关系实践操作,一定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让学生在选择中经历思辨。
有学生凭感觉选择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也有学生是随意选择的。展示选择结果时,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前者。我问:为什么非要选这样一组来做实验?几何教学中转化思维的培养,不是老师让我做实验我就做,更不是老师给我什么我就操作什么,而是因为我有了联想寻找到了两者之间的某种联系进而想验证这种联系,我才去做。通过辨析,学生深刻体会到等底等高对于这个实验的重要性。看似只增加了一个小小环节,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的几何教学,要给学生烙下一条思考的线索图形面积、体积公式的得出,都是把不会的变成会的,借助于已有的知识,通过建立联系后,寻找到未知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深度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辨的过程,这个思辨,不是老师让我想什么我才去想什么。只有教师在操作中做到强硬角色的退位,才会换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秦广)
7.4课题学习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统计调查(2)说课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红玉)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课课件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石嘴山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下
平移(一)课件ppt七年级下
七年级下《平行线的证明强化》课件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1)课件重庆市崇兴中学七年级下
课题学习《镶嵌》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陈店中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总复习课件
9.1.2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课件2009年新乡七中七年级下
5.3.1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五章小结云复习(一)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
七年级下《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课件ppt
七年级下《垂线》课件ppt
竹溪县龙坝乡中心学校七年级下《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于里初中七年级下
5.4图形的平移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消元法的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课件
平行线的性质(三)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件芝田一中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