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收藏
数学组全体老师今天听了亚丽老师的《分段收费》,周老师教学目标确定较准确,环节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
这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模式组织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课堂设计完整,层层推进,讲解清晰,时间分配合理。
三、在教学方法上,重点以启发引导为主,借助互相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四、教态大方,师生互动。
五、有学法指导。
六、时间分配合理。
值得改进的方面:
1.关注大多数学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口语应更加规范。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1.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8.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2.组合》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2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量一量,比一比》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3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5课时》感想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8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观察物体(2)》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5.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6.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6.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三》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7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练习九》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2课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排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4课时》教后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观察物体(1)》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3课时》课后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2课时》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