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
收藏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高考数学复习重在“调”和“理”
2015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
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如何抓基础要点
2015年高考数学如何结合考点再提分
备考技巧:抓大放小
高考数学2015年压轴题如何解题
2015高考数学冲刺5大解题思路
著名的女数学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
数学家苏步青的跨国绝恋
2015年高考数学题型解法:数列问题篇
2015年高考数学数列公式
2015高考数学复习:九大核心
2015年高考数学:70个易错点
2015年高考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大集合
高中数学知识顺口溜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口诀:复数
数学的三股推动力量——数学内部的矛盾
高考冲刺:压轴题的考点分布及突破方法
2015年高考数学五大主要解题思路
2015年高考数学复数公式
201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的六大方法
2015年高考数学数列易错易混考点
2015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析及备考指南
2015年高考数学各题型解法:导数应用篇
约翰·冯·诺依曼 “我是一个数学家”
高三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六个核心考点
数学的三股推动力量——数学家们的努力
2015年高考数学题型解法:排列组合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