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观课后感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长方体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观课后感

2019-06-12 收藏

3月14日下午,我聆听了五年级数学教师--肖亚婷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课后,在实验小学汪鲁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

肖老师整节课各个环节设置流畅,但是时间上把握不够,明显超时,且这节课的重难点不太突出。

在引入环节,肖老师带领学生回忆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找学生来回答。为了提高效率,增强问题的指向性,汪老师建议此环节稍微改动,老师可在课件上将长方体的特征以关键字的形式打出来,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再让学生们去填空。回顾了长方体的特征后,肖老师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出示两个长方体,求谁用的材料多?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接下来老师提醒学生们拿出提前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并启发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左右来标出它的6个面。并找学生上讲台展示。(展示环节肖老师表情稍微严肃,这个时候如果学生出现了差错,将会是学生最尴尬的时候,表情可适当缓和)我建议此环节的教具设计适当改动,将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设计成为同一种颜色,会更具有启发性。学生展示后,便是老师的点拨环节,在此环节中,老师出现了知识点的讲解性错误,将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固定了。汪老师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对此,我也有同感。在此环节,肖老师耗时过久,重点有些偏离,一直在和学生强调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如何标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迎来了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肖老师在此环节,紧贴教材,以两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呈现出本节课的点睛之处。第一个问题:哪些面的面积相等?第二个问题: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此处的突破有助于学生后面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之后用一个练习题生成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汪老师指出:我们在新进行新课讲授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一个变式的练习给学生做,而且在提问环节,要学会将问题抛给学生,用学生的嘴说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

汪老师还指出:我们要学会将难点分散,将学生分类,作业实现分层布置,可提前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不同组别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