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4课时
第一课时 7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具盒里的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2、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71=7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 )
37= 73= 三七( )
47= 74= 四七( )
57= 75= 五七( )
67= 76= 六七( )
77= 七七( )
2007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英语卷
2007年湖北荆州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8福建厦门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7广东广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8年云南省中考全省命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7年福建莆田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8年甘肃平凉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8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8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统考科目数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07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7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7年浙江绍兴中考真题数学卷
中考真题随时练:实数
2007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真题数学
方程与方程组基础中考真题汇编
2007年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8湖北襄樊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7年山西省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真题化学及答案
2009年中考浙江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7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中考山东日照市中考真题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