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
目标
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1米=100厘米
过程: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根据回答整理:
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
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
①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②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
③具体估
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
④反馈,两种估法
学生投影展示:
一个手指估
两个手指交替估
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
⑤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0不见了怎么办?
谁估得最准?
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
生张开手臂。
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
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书厚约1( )
(2)、电脑屏幕长25( )
(3)、讲台长约130( )
(4)、一棵大树高约5( )
(5)、一幢大楼高20( )
(6)、跑道长400(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3节分数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2节减法第3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3节分数的简单应用第3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节口算乘法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1节加法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1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第7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第4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5课时吨的认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第8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2课时周长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2节减法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第6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2节分数的简单计算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1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第3节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