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收藏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主要是通过一些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或图形的不同形状,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有所了解,因此,本单元的 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日常生活中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一玩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单元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知道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难点是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 单元课时计划: 3课时 教学课题 看一看 看一看(一)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 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重点 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教学(具)准备 若干个长方体形状的实物,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实践 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 小结 1.认真思考问题,无法确定答案。 2.认真观察讲台。 3.讲述自己看到的讲台形状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观察书本上的图画,结合自己的体验,正确完成习题,初步建立自己的空间观念。 1.分组实践观察,兴趣大增。 2.积极讨论、交流,代表发言: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桌子的不同几个面。 3.观察、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4.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观察,体会结论。 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正确理解人为规定:一般朝上的那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 2.将实物与平面图形相结合,体会对面的理解,正确完成练习。 1.引导提问: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吗? 2.请学生坐在位置上观察讲台。 3.请坐在教室不同方位的同学描述所看到的讲台形状。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连一连的内容。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桌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3.引导提问:从不同位置分别看到桌子的几个面呢? 4.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1.借助实物讲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含义。 2.板书,并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亲自实践体验数学的乐趣 培养合作精神,相互探讨,自行摸索求知 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一.观察物体
二.认识物体的面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看一看(二)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新 授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能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观察并能识别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辨认描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积木或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问题探究 实践应用 小结 1.拿出准备的正方体,按照老师讲台上的模型进行拼、摆物体。 1.观察自己摆的物体,得出: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能够都是长方形,侧面是正方形。 2.根据结论,很快完成练习题。 3.动手实践,相互交流,小组代表总结 正确地完成练习,学有所获。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看个图形 2.按照教材中看一看中的图形,引导学生拼、摆物体。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拼摆的物体,并说说观察的结果。 2.请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3.以小组为单位,用三个正方体搭图形,然后进行观察与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困难时拼摆实物 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动手能力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加学习的兴趣 反馈信息适当指导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高中算法知识点总结: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2012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如何答好数学应用题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概率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高考数学答题常用的三个基本方法
从高考内容看新课程改革后数学学科发展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三角函数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算法初步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数学答题如何避免失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
2012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如何减少填空题失分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记忆口诀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讲解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特征
2010年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立体几何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复数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测试的发展历程
2012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2012高考数学答题技巧:考试最后15分钟很重要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知识点第一波:集合、不等式和简易逻辑概述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算法的概念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