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目标:
1.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3.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重、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动手进行实际测量,学会用不同参照物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1角硬币、回形针、三角板、橡皮、小刀、铅笔、方木块。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每天我们都要使用数学书,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宽有多宽、长有多长吗?(估计宽度和长度,可以用手比划。)
1.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1)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数学书的宽有多长?
(2)请你选择自己的工具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然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3)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1) 选一组汇报。
提问:你是用什么去量的?用了几个什么东西?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量数学书的宽,用了(7)个1角硬币。
用了(5)个回形针。
用了(4)个三角形。
用了(15)个方木块。
提问:你们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2)全班同学汇报。
用1角硬币的量的结果,用曲别针量的结果,用三角形量的结果,用方木块量得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用1角硬币去量都有7个那么长,用回形针去量都有5个那么长,用三角形学具去量都有4个那么长,用方木块去量都有15个那么长?
根据你们刚才的测量,从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3.看书观察教科书P1左下图,用不同颜色,大小一样的方木块量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口述: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方木块,只要大小一样,量得数学书的宽都是15个方木块那么长。
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测量。
要求:请同学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手指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简便计算一定要用运算定律吗?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把握课堂,成就精彩感悟文章
教师通用个人成长计划范文
读《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后感一
构建和谐班风,从协调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开始
小学数学教师范例工作反思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关于估算教学的感悟文章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4年度最新模版
小学数学优秀工作反思范例
小学四年级第8册数学《三角形边的关系》磨课活动教研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篇
我的经验随笔《简单教数学》学习拜读读后感500字
小学数学老师优秀教科研记录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处理好牵与放给计算教学提个醒》经验谈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随笔感悟一篇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公共课优质课中《小数加减法》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教学中如何写好操行评语
教师入职培训学习心得
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问很重要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预习
小学生做饭感悟让数学为生活所用400字
读《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后感二
家长开放日的一天
重拾教学勇气——读《教学勇气》有感
读《好老师在这里》感悟
学生幸福才是老师幸福
0是自然数吗
《给教师的建议》数学吧--读后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