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目标:
1.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3.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重、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动手进行实际测量,学会用不同参照物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1角硬币、回形针、三角板、橡皮、小刀、铅笔、方木块。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每天我们都要使用数学书,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宽有多宽、长有多长吗?(估计宽度和长度,可以用手比划。)
1.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1)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数学书的宽有多长?
(2)请你选择自己的工具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然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3)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1) 选一组汇报。
提问:你是用什么去量的?用了几个什么东西?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量数学书的宽,用了(7)个1角硬币。
用了(5)个回形针。
用了(4)个三角形。
用了(15)个方木块。
提问:你们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2)全班同学汇报。
用1角硬币的量的结果,用曲别针量的结果,用三角形量的结果,用方木块量得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用1角硬币去量都有7个那么长,用回形针去量都有5个那么长,用三角形学具去量都有4个那么长,用方木块去量都有15个那么长?
根据你们刚才的测量,从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3.看书观察教科书P1左下图,用不同颜色,大小一样的方木块量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口述: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方木块,只要大小一样,量得数学书的宽都是15个方木块那么长。
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测量。
要求:请同学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手指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基本性质》word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中括号》表格教案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word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走进大自然》WORD版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中括号》表格教案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找最大的公因数》word学案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2.3《平移》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走进大自然》表格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正负数》WORD版教案2
古市中心小学北师大版第七册《体育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表
拱北小学北师大版第七册《神奇的计算工具》WORD版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组合图形的面积》WORD版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卫星运行时间》WORD版教案4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小数除法》word教案
海岛小学北师大版第七册《商不变规律》导学案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5《除得尽吗》word学案
201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探索与发现一》WORD版教案2
2015秋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精品教案
天府路小学北师大版第七册《角的度量》集备稿2
2010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
2014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比较图形的面积》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迎新年》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找因数》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的大小》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