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
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 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 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 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 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 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 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 出示例2情景图。
(9)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为什么要证明导学案
二次根式的运算导学案
平均数导学案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4
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2
确定位置导学案
平均数导学案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2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导学案
方差的应用导学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4
里程碑上的数导学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导学案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2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3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6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导学案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4
平均数教学设计6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3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1
平均数教学设计1
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