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

2019-05-30 收藏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

【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

【 内容分析】

24时计时法是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在此,向学生介绍24时计时法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义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初步认识了时间的表示方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时分秒;学生有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24时计时法,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部分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要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24时计时法,获得初步数学时间的活动经验; 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充分联系实际,学习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途径和方式搜集资料;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尊重和欣赏同伴,客观评价自己和同伴,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导24时计时法,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1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比较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龙和小华约好本周六8时到电影院大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的大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复习普通计时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