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收藏
上周听了肖晓玲老师《分数的意义》这节课,让我印象很深刻。肖晓玲老师的语言富有亲和力,课堂很民主,孩子们都很乐学、好学,积极性挺高的。很多听课的老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课,让我们都受益匪浅。
1、保证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不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孩子们不经大脑思考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不是通过操作加深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动手操作成了玩儿了,这就没有必要去进行动手操作,也就是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动手操作的技能还是有待提高的。最基本的作图工具人人都应准备齐全,时刻准备着。决不允许作图不用作图工具。这节课小玲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等,分数的意义在操作中不言而喻。
2、动手操作要学会控制。在备课时都应该预设孩子们操作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尽可能的去培养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的想象力,肖老师的课上进行了大部分的动手操作,尤其是让孩子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很多的分数时,老师的预设是很好的,但是没考虑到孩子的基础和想象力,殊不知孩子们与自己的预设相差甚远,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就应该让孩子们反复去说,如果孩子们,怎么引导都想不出老师预设的想要的结果,教师可以神秘的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进行示范是很有必要的。
3、在肖老师的这一节课中,视频导入很新颖,引导很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立马有了,所以在创造分数的时候很是顺利,几乎没人遇到困难,我觉得必要的时候,人为的设些障碍(分实物创造分数时,课件出示不平均分,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可以,学生肯定会认为不合理,从而更认定平均分的重要性),这样也是很好的。这样孩子们会对平均分感知深刻。
4、在一节课里过渡语言的设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决定着一节课是不是连贯自然,否则就会让人觉得这个环节到另一环节很突然。
5、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性。这句话是对动手操作活动的一个全面的诠释。在创造的过程中,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数的产生,对单位“1”的理解。本节课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不同的分数,再和同桌交流,这是很有必要的,交流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交流是为了打开孩子们思维的源泉。
6、语言组织上很有针对性,小玲老师做的非常好。很多时候,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我们的提问和引导会让孩子们天马行空,课堂调控处于失控状态,这就会让老师不知所措,想想也是,如果没有组织好随口提问,不就是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关在里面出不来了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在语言组织上还是要再三思量的,仔细斟酌。
7、最后作总结时,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老师才能很清楚的知道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还要在强调学习。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单元试题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6
高二数学安徽--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 二项式定理(2)
高二数学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高中数学安徽--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7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3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2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4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教案4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
《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学案)
高二数学第七章直线与圆方程(小结)(学案)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试卷
高二数学—多面体与球(学案)
高二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
实验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平面的性质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概率小结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1)
小学五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一)
高二数学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教案3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综合能力训练(四)
小学五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二)
高二数学概率与统计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