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9
收藏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理念: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难点:
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六、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式学习。
2、小组合作式学习
3、实践活动式学习
七、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三)》教学设计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买铅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套圈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数学好玩——赛大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动物餐厅》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左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去商店》教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小小存钱罐》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人教版第二册《准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跳绳》教学课例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上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郊外活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发新书》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课例设计
人教版第二册《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跳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二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动手做(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参观图书馆》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