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收藏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 通过实际生活中箱装牛奶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
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熟记20以内质数,能准确地辩识一个常见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6.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二、教学工具:
CAI课件、题单1张。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1.观察生活:同学们,我们所喝的液体牛奶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
请你们猜猜看:通常一箱牛奶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
师:真是这样的吗?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箱装的牛奶,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共有多少盒?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的右侧:24=4615=3512=34
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
板书:24=46=38=212=12415=35=11512=34=26=112
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勾一勾。)
为什么?(不便携带)
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儿有13盒牛奶,如果将它们排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要求每排数量相等,可以有哪些排法?17呢?19呢?(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教师板书在黑板左侧)
板书:13=11317=11719=119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数吗?
据学生回答板书,同时说明:像的这样的数还有很多。
(二)、探究新知
探究质数意义。
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四人小组讨论(提示:跟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有关。仔细观察左边这些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CAI整理揭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
强调: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如:13只有1和13两个因数,17只有1和17两个因数:19也只有1和19两个因数; 所以13、17、19都最质数。
中考学霸从不合格到满分完美逆袭经历分享
中考数学试卷的设计规则以及应对方法
2016年中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中学生应掌握的十五种读书技巧
2016中考数学:九大听课技巧及压轴题四个切入点
中考数学复习九句箴言
2016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总结
2016中考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6中考数学不会做也能拿分的方法
中考数学满分答题5大技巧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公式定理总结
专家指导:中考生如何保持数学高分
2016年中考数学:方程解法口诀
初中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歌诀汇编
2016中考数学高分备考的六大技巧
中考数学考前热身训练一:实数概念与运算
2016年中考数学如何拿高分?压轴题如何解题?
2016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考点汇总
2016年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数理整理和概率统计
2016年中考数学5个高分检查技巧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口诀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复习六大策略
2016年中考数学:如何审题才不易失分
2016年中考数学函数与分析考点汇总
2016年中考数学满分考试技巧之三先三后
中考数学公式及规律口诀记忆方法
备考指导:2016中考数学重难点的七大解题法
2016年中考数学考高分不需多高智商 只要方法对
名师解读2016年中考数学热点
2016年中考数学最热的8个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