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收藏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采取小组合作、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境
让问题来源于生活 为了创设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我先让学生看电脑显示,(在海边堆沙堆的画面),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沙堆都是近似圆锥形的,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有的的同学想知道圆锥的特点,还有的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确定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样一来教学问题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现场从生活实际巧妙地引进课堂。这一环节的处理,使问题来源于孩子们,来源于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体是圆锥体的?通过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圆锥体的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制作圆锥体,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纸做的扇子、铅笔、转笔刀、直角三角形等材料,让学生在制作的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圆锥,从而概括出圆锥的特征。同时用课件演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指一指实物圆锥的高,从而明确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才是高。同时置疑,从实物中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的高呢?我将先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测量方法,并根据汇报出示课件,然后再实际测量自己制作好的圆锥的高。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当了一名引导者,提示着研究方向,我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作品。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提供时空,让学生品位研究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联想猜测 让学生猜测、设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设想:
1、以长方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以三角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而得到圆锥体,由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而联想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
2、学生也可能认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锥把一个倒过来拼不成一个圆柱,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等等各种设想。这里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联想和交流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018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下载
一点通2018六年级数学4月份月考试卷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综合检测28
2018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2018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试卷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二)下载
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导学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一)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课堂强化训练19
矩形课件7
2018年春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学习能力测试题下载
2018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测试题下载
四边形导学案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综合检测25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
2018年小学数学六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件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综合检测26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方程课件
矩形课件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件2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学案1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课件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学案5
2018年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测试题
开平方法课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1下载
两直线的焦点坐标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