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和数的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整理和复习。
第一层次给出了两个供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运算意义,并对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里,教材通过两个同学讨论过程中的对话片段,对比较四则计算方法的异同点作了一些提示,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展开讨论。
第二层次主要复习混合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先让学生通过填表,对所学的五条运算定律进行整理。
第三个层次主要复习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掌握整数、分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内在联系。
2、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进行口算、笔算和估算,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四则运算方法、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教具学具:
相关练习题
教法指导:
1、教学问题1时,着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含义,并相互交流。减法、除法运算的各种具体情况,不必求全
2、整理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81页上的填空,再交流、核对答案。
3、第80页上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后再让学生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先让学生看题说一说,根据以往的计算经验,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注意什么,然后再各自完成计算。
4、复习运算定律时,不妨先让学生独自把教科书第81页表中的空格填完,再作交流。通常,教师会让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五条运算定律,这当然是可以的,但不要强求话语的统一,更不宜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教师可以指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算,加数经过交换、结合,运算符号不变,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相类似。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5、教学例1前,可先请学生回想并说说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哪些规定。然后针对例1说说按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本题能否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要使学生明白,这题是求两个积的和,而且有相同因数,所以可逆向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接着,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写出例1的计算过程。也可以由学生先算,再交流、小结。
6、第81页上的做一做可以先做再说。说的意图是明确一般情况下按运算顺序计算。当运算与数据都具备简便运算条件时,可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做一做的左边一题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按运算顺序的规定算。右面一题是连乘,可以根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让学生直接在算式上跨越约分。
作为五条运算定律在运算过程中的运用,教材的例1是逆向运用乘法分配律(a+b)c=ac+bc的一个例子(乘法分配律的顺向运用安排在练习中)。同页上做一做的右边一题是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一个例子。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就不再举例了。
7、在教学解决问题的步骤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习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利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计算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并引导学生整理解答过程。然后结合例2的教学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
1、提问:四则运算是指哪四则?怎样计算整数四则运算?小数四则运算呢?与整数四则有何联系?怎样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思考,不必回答)
2、独立完成书上第87 页上第1题口算。
3、结合口算题,回答刚才的问题。教师总结。
4、独立完成第87页上第4题:笔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题,分析计算情况。
5、复习估算:独立完成书上第3题。说说估算方法。
6、第2题:独立完成,再比较上下两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2.2《对数函数(二)》word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word教案2篇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3.3《幂函数》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1.2.1《函数的概念(一)》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1.3.1《函数的单调性》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二)》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2.2《对数函数(三)》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二)》word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2.1.1《函数》word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1.1.2《集合的表示方法》word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2.1.2《函数表示法》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1.1.1《集合的概念》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2.3《函数的应用(Ⅰ)》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1.2《指数函数(三)》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2.1.3《函数的单调性》word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3.3《幂函数》word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1.2.2《集合的运算》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1.2《指数函数(二)》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word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2.3《幂函数》(公开课)word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3.1.2《指数函数》word说课教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3.2.2《对数函数》word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2.3《幂函数》word教案2课时
新人教B版(必修1)3.1.2《指数函数》word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1.2.1《集合之间的关系》word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3.1《函数与方程》word教案2篇
新人教B版(必修1)3.2.1《对数及其运算》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word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