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材解析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应该怎么轻松教学个人经验分享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无师课总结范文
在变化的活动中体现数学课的美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文章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之名师别样理解数学教学规律
2014届新教师第四期培训反思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后记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数学吧
小学数学在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反思
论文鉴赏之:浅议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
2015届新教师第一次培训感悟心得
过一种阅读的生活——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2016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教研计划
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教师感想随笔:不以成绩论学生
教师年度考核自我鉴定范文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教学感悟随笔之口算
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体会篇
小学数学老师参加培育站暑期研训活动有感文章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5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一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4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之教后反思
教师课后随笔《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在小学数学评课时发言文稿
2015届新教师最新定海区培训心得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