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案例反思小学数学三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写侧第5课时《看简单的路线图(二)》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优秀案例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文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法的估算》第2课时优秀案例及教学反思
风行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平均数的应用》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文章
人教版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2课时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反思案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的应用》案例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条形统计图》反思心得文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反思文章集
小学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优秀教学反思案例随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条形统计图》二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绘制平面图》教学案例及反思评价|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案例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案例及反思评价
人教版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案例反思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案例教学及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案例和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8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8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式与方程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一位数除三位数》案例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