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体验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个性化的教学理解与表达,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学情分析: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含有百分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喝牛奶的同学请举手。
师: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包含了我们人体发育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日本人的口号是“每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今天,老师也带来三杯牛奶。
二、创设问题情境,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揭示课题)
(一)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师:(课件展示三杯牛奶),你们认为哪杯最浓呢?
生1:我人认为第一杯最浓。
生2:我认为应该告诉我们这些奶粉占这些牛奶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
师:这三杯牛奶往面前一放,不好说哪杯最浓,假如奶粉同样的时候,第一杯水最少,应该是最浓,但谁说奶粉同样多呢,请看条件。(课件出示牛奶质量)
师:能不能判断哪杯牛奶最浓啦?
生:第一杯……
师:大家要不要再给一个数据,我们用更科学的数据来算一算。(课件出示牛奶质量),它们的质量分别是……(生:20克、50克、100克),就是奶粉和水合在一起的质量。
师:这时候单比奶粉的多少是不科学的,光比牛奶的多少也是不科学的,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要比奶粉质量是牛奶质量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奶粉质量是牛奶质量的几分之几)
师:大家来看看第一杯牛奶重20克,奶粉占几克?也就是奶粉质量占牛奶质量的——(生:;课件出示)
师:第二杯奶粉质量占牛奶质量的——(生:;课件出示)
师:第三杯奶粉质量占牛奶质量的——(生:;课件出示)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6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1
黄金分割教案
4.2 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3份
9、2018高三大一轮复习数学(文)教师版: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Word版含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4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2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3
3.2.4 分数除法 练习课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9
4.3 比的应用 教案3份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1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5
3.3.3 解决问题 教案11份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17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2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4
表内乘法教案14
3.2.3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7
5、2018高三大一轮复习数学(文)教师版:第五章+平面向量+Word版含答案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5
第三单元 全单元 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2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16
8、2018高三大一轮复习数学(文)教师版:第八章+立体几何+Word版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6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2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