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收藏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但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线(0刻度线或者其他刻度线),不对准刻度线的量法是错的。
2、0刻度线量物体法:①放:把物体左边放在尺子的0刻度线上;
②看:看物体右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说长度方法:①数格子:占几个格子就是几厘米。
②物体一边对准0刻度,另一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③用大刻度减小刻度,结果是几就是几厘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cm)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m)作单位。
6、1米=100厘米 2米=200厘米
7、长度的计算:①1米—28厘米=(72)厘米
新课标 第 一 网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100厘米减28厘米等于72厘米。
②1米25厘米=(125)厘米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再加上25厘米,等于125厘米。
③135厘米=(1)米(35)厘米
方法:把135厘米里面的100厘米变成1米,剩下的35厘米不变。
④2米20厘米+1米50厘米=(3)米(7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加,米和米加。
⑤2米70厘米—1米40厘米=(1)米(3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减,米和米减。
⑥5米—3米40厘米=(1)米(60)厘米
方法:先从5米里拿出1米变成100厘米,减去40厘米等于60厘米;再用剩下的4米减3米等于1米,所以最后是1米60厘米。
8、线段:①线段一定是(直)的。②线段的两段必须都有(端点)。③线段可以量长度。
9、填单位(厘米或米)时,一定要注意考虑一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可以。
10、特殊图形的长度:长方形相对的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2、笔算减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3、关于“知道一个数,和与另一个数的多少关系,来算另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方法:①先读题,观察谁多谁少。
②如果是(“用少算多”),用(加法)来做。
③如果是(“用多算少”),用(减法)来做。
4、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向右(从前向后)依次计算,竖式可以用简便计算(大竖式)来书写。
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列竖式时不能用简便计算来书写,要分成两个小竖式。
冀教版九上29.8《相似三角形的应用》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2《比例线段》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4《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之一
冀教版九上30.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7.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ppt课件(1)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5.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33.1《用列举法求概率》(1)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9.4《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8.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33.3《概率的估计》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9.3《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8.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1
冀教版九上29.7《位似图形》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7.2《圆心角和圆周角》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7.4《弧长和扇形面积》ppt课件1
冀教版九上28.2《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4《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之二
2012冀教版九上29.3《相似三角形》ppt课件2
2012冀教版九上28.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第27章《圆》(一)复习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8.1《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8.4《方程的近似解》ppt课件
2012冀教版九上29.2《比例线段》ppt课件1
冀教版九上30.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33.2《概率树形图》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3《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8.1《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28.1《一元二次方程》
冀教版九上29.6《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7.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