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收藏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010届高考数学基础强化试题3
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导航系列单元测试5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3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2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7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3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10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8
2010届高考数学基础强化试题5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6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14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7
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导航系列单元测试1
2010届高考数学基础强化试题8
2010届高考数学基础强化试题1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9
2010届高考数学140分难点突破训练1
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导航系列单元测试4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10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4
2010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基础复习测试题
2010年高考数学考试题型猜测分析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1
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导航系列单元测试2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5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4
2010届高考数学精练100道:圆锥曲线2
2010届高考数学精练100道:圆锥曲线1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11
2010届高考数学ABC三级训练题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