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收藏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此内容有这样的叙述:“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发现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建立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首先,在你的大脑中百度一下“三角形”,看能搜索到哪些相关的知识?现在再从你的大脑中百度一下“面积”,看又能搜索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如果把这两个关键词连起来,那你看到“三角形的面积”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这个平面图形的大小。那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简短的几句话使学生把三角形和面积联系到了一起,建立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只有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得以发展。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在《三角形的面积》中,探究“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校一位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在正方形纸上面画一笔,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画出三种情况: ,每个直角三角形与对应正方形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找到直接求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吗?老师这部分的设计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画一画、想一想、找一找中建立了空间观念,而且图一很直观的找到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接着老师又问道:“这个公式是否通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这个环节老师采用了小组活动:
a.小组内猜一猜:锐角(钝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b.验证猜想,选取研究材料、想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
c.总结得出结论。
这儿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获得则是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注重应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几何知识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何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形体特征,更重要的是会根据实际情况,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老师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设计了以下练习。
问题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课本例1)。
问题2:国家邮政局为纪念“神舟”飞船首飞成功发行的一套两枚异形邮票。你能求出其中一枚三角形邮票的面积吗?动手算一算。
4.5厘米
问题3: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课件逐步显示下图)
前两题的设计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而最后一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几道题均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总之,要培养的学生空间观念,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等途径,注重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论文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寒假作业
2015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寒假作业题
2015新编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寒假作业练习
2015年小学新编三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5三年级(下)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15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寒假作业
2014年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数学练习题
红对勾小学数学寒假作业(三年级)练习
新编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5年新编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练习卷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北师大版)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寒假作业
2015年三年级下册寒假作业
七彩假期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寒假练习作业西师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卷
金点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寒假习题
2014年新课程寒假作业小学三年级数学
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的答案数学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优化学习寒假40天三年级数学习题强化
小学2014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20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寒假大串联小学数学寒假作业(三年级)练习
时习之开心寒假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小学
2015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