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收藏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此内容有这样的叙述:“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发现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建立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首先,在你的大脑中百度一下“三角形”,看能搜索到哪些相关的知识?现在再从你的大脑中百度一下“面积”,看又能搜索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如果把这两个关键词连起来,那你看到“三角形的面积”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这个平面图形的大小。那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简短的几句话使学生把三角形和面积联系到了一起,建立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只有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得以发展。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在《三角形的面积》中,探究“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校一位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在正方形纸上面画一笔,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画出三种情况: ,每个直角三角形与对应正方形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找到直接求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吗?老师这部分的设计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画一画、想一想、找一找中建立了空间观念,而且图一很直观的找到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接着老师又问道:“这个公式是否通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这个环节老师采用了小组活动:
a.小组内猜一猜:锐角(钝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b.验证猜想,选取研究材料、想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
c.总结得出结论。
这儿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获得则是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注重应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几何知识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何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形体特征,更重要的是会根据实际情况,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老师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设计了以下练习。
问题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课本例1)。
问题2:国家邮政局为纪念“神舟”飞船首飞成功发行的一套两枚异形邮票。你能求出其中一枚三角形邮票的面积吗?动手算一算。
4.5厘米
问题3: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课件逐步显示下图)
前两题的设计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而最后一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几道题均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总之,要培养的学生空间观念,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等途径,注重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016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模拟试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016年高考数学的提分技巧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二
2016年中考数学得高分优答题技巧
2016年初一数学第8单元同步训练第一课时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知识点二次函数定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与规范答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有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四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后练习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策略
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体积
2016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容积课后训练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高三年级数学函数复习知识点清单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复习试题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方法讲解
七年级精编数学第9章随堂练习不等式
高考数学题型的答题规范
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十数加减法教学计划
2016年高考数学考场的答题技巧
高考二轮复习数学不搞题海如何取胜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组合体的体积同步检测题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假分数与整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