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教学设计

2018-09-10 收藏

第2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因此,本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奥运金牌榜的情境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注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算理,在小组讨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了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与补充,相互启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个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口算。

13-9=    17-8=     15-9=

14-7=    11-2=     12-6=

72-9=    27-8=     32-5=

2.用竖式计算。

47-26=    89-67=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以复习旧知作铺垫,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17页主题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解决了“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

(2)探究计算方法。

①要求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应该如何列式呢?

(生交流思路,列出算式:51-36)

②质疑:这道题与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个位上1减6不够减)

③摆学具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摆学具的方法计算51-36,然后汇报本组的摆法。

(学生活动后汇报摆法:先摆5捆零1根小棒,表示51。从里面拿去3捆零6根小棒,就是减去36)

质疑:从5捆零1根小棒里拿去3捆零6根,单根不够怎么办?

(单根不够要拆开1捆,这样单根就有11根了)

追问:现在有几捆几根小棒,怎么减去36?

(现在有4捆11根小棒,拿去3捆零6根,最后剩下1捆零5根,得数就是15)

总结:当单根不够时,我们要从整捆的里面借来1捆,拆成10根,与单根的合在一起再减。

④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你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这道题呢?大家试一试,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尝试用竖式计算51-36,然后交流、汇报算法。

(先算个位上的1减6,当个位上1减6不够减的时候,要从十位借1当作10,和个位上的1合起来是11,然后用11减6等于5;因为被个位借走了1,所以十位上还剩4,十位上4减3等于1。因此结果是15)

师:我们可以在被减数十位数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表示十位退1,我们计算的时候就记得十位上的数要先减1再计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3)质疑: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从十位减起,再减个位方不方便?

(不方便,如果从十位减起,遇到退位,要将十位上刚写的数擦掉再写,比较麻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