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收藏
小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在平时要及时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查字典数学网精心准备了确定位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练习题**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个数是()
A、1 B、2 C、3 D、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点P(a﹣1,﹣b+2)关于x轴对称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相同,则a,b的值分别是()
A、﹣1,2 B、﹣1,﹣2 C、﹣2,1 D、1,2
**参考答案**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个数是( B )
A、1 B、2 C、3 D、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B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点P(a﹣1,﹣b+2)关于x轴对称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相同,则a,b的值分别是( D )
A、﹣1,2 B、﹣1,﹣2 C、﹣2,1 D、1,2
数学规范解题的4个方面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应用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数学日记的多种写法
初探几何初步知识
小学数学的读法与写法教学故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目的
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要重视新知的完善与强化
小学数学教师4个关键任务
小学数学中比较法的教学应用
教师如何书写教案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巧妙设计数学活动,深化学生体验
二年级数学《统计》的教学故事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的实施
课外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内涵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除法
写作教学随笔的十种方式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故事
怎样简化数学教学内容?
怎样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
我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
从两道加法计算题谈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
怎样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四种方法教你备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