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收藏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方法:
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从温县到郑州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 千米和1000 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克和千克教案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案1
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1
二年级数学连续进位加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1
减法的计算法则教案
二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教案1
二年级数学不连续退位减
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2
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
美丽的对称图形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连续进位加教案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2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
二年级数学乘法
二年级数学时和分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3
二年级数学近似数
二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
二年级数学不进位加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