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98页复习题。(口答问题)
问:已知工作时间,怎样用分数表示工作效率?
已知单位时间完成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时,如何求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
可以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用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让学生自己解答,指名板演。
(3)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就要先求出两队的工作效率和,再求两队合修的时间。)
(4)具体让学生说一说3010和3015求的是什么?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再用它们的和去除30,得到的是什么,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算的?
(5)小结。
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6)问:如果我们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时,还能不能解答?
(7)引导学生解答:
问:这里的工作总量是多少千米没有告诉,那么工作总量用什么表示?
工作总量是1。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可以求什么?怎样列式?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可以求什么?怎样列式?
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可以求什么?怎样列式?
(8)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这道题应怎样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2.对比小结。
(1)从这两道来看,不同点是什么?不告诉具体工作总量的,工作总量用什么来表示?
工程特点是:不告诉具体的工作总量,而用单位1来表示。
(2)从解题过程看,工作怎样表示?
工作效率是用分率来表示(不是具体数量)
(3)所用的数量关系相同吗?
都是用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98页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试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试卷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二上:《观察立体图形》教案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统计
二上:《简单的排列》教案
2015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增收节支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5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鸡兔同笼(第五单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考试卷
二上:《表内乘法(二)》解读及重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测试题
二上:《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2015-2016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整式的除法
二上:《表内乘法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大全
2015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数据的离散程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定义与命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
平均数同步练习: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整式的乘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分类
二上:《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