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简析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问...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简析

2018-06-06 收藏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变了以往重视理论和成绩的现象,逐渐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向转化。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需要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原因、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而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同时,数学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数学和生活相辅相成。小学数学中的许多例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教会学生解答某一个问题,学会某个数学公式,在这些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原因

1.教师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材,课本上有什么她就讲什么,而课本上不涉及的也就被忽略了。按部就班,实行填鸭式教学,不会把数学和生活、社会结合起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的被压制,不能很好的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可能会使生活和学习产生割裂感,不能举一反三,只能盲目的跟着教师的脚步走。应试教育下的这种情况较多,违背了教育的本质。2.教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的功利心较强,为了得到好的名誉,而按照一种比较快速的方法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对于某些比较难记的公式、定义,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可能在某个时间段产生好的结果,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它的弊端在后来的学习中会慢慢的显现出来。小学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3.学生缺乏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具备主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课本知识,而不能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比如,在讲完认识人民币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后,把这两个课时分开讲,学生可能会了解,但是,如果放在一起,让学生用钱去买物品,部分同学可能就会弄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多方鼓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数学的难度都是阶梯性增加,因此,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

1.让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数学既然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小学经常学的找零钱知识,教师在讲课中,要抛弃过去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素材。比如,假设学生手里有五元钱,买一个笔记本需要一元,买一支笔需要一块五,买一支棒棒糖需要五角,在这种情况下,老板要找回来多少钱。再比如,当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例子,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晾衣架正是利用了三角形的这一个特性,才能支撑柱衣服等;在讲到长方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都是枯燥无味的。用这种生活中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融合起来,既能学会了知识,也能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无论学生学了多少知识,唯有把它应用于生活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包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其中还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不能盲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同组其他成员的意见,综合分析。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进行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帮助。3.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偏小,对一些复杂的句子和问题不能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用学生自身的例子讲解知识,学生会联系到自身,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对一些能够手动制作的素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如,制作一个圆锥,圆柱等,而圆锥拆开就是扇形,圆柱拆开就是一个长方形,这种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具象化了,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解决问题,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关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得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不使数学和生活产生割裂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同学相互合作,深入交流,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杭国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和思考.2014.

潘松梅.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2015.

作者:熊翠华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国庆小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