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惠济基地《等量关系》应用意识答辩记录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惠济...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新世纪小学...

新世纪小学数学——惠济基地《等量关系》应用意识答辩记录

2018-05-28 收藏

介绍: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是来自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的一支年轻又充满激情、充满思考的团队。

问题一:关老师在此教学环节中改变了教材中练习的呈现和训练方式,请问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李亚男老师答:感谢对方辩友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关注,下面由我来向大家分享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此习题是教材练一练的第4题,是对本节课的综合练习,编者试图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寻找等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等量关系的认识。但在多次磨课、研课过程中发现: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等量关系,但整节课只在主情境2中有所涉及略显单薄,经过团队的不断探讨,我们尝试在此环节中运用逆向思维加深学生对用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大胆改编,先出示一幅线段图,通过看线段图找等量关系,然后判断此线段图表示的是两个生活情境中的哪一个,最后找出等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

《新课程标准》中对应用意识的理解,其中一方面为学生能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很容易的分析出线段图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化到生活化,能根据线段图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恰当的生活情境,再由生活化到数学化,在理解数量关系后能结合具体情境用式子表述出等量关系。一个是由内向外,一个是由外向内,恰恰是体现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曹令老师补充:其实我们还有进一步设计,追问:这个线段图还有可能表示生活中什么问题的等量关系?这样为学生将等量关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为等量关系寻找了更加丰富的问题背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供较好的平台,更加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问题二:请问等量关系一课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方面采取了哪些策略?具体怎样实现的?

关红燕老师答:本节课我用到的教学策略首先就是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本节课中体现了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经常用到的教学策略之一。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定义——等量关系,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感受数学的价值。学生在体会跷跷板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中,会凭以往的数学经验感受到大于,小于,等于,并从中抽象出这一只鹅和两只鸭,一只鸡之间的大于、小于和等于关系,当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关系,说明学生的应用意识已经有所体现和发展。

除此之外,在情境三中,你能看懂这样的等量关系吗?学生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水平和生活学习经验的不同,对同样三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学生能表达出我们都予以肯定,从更多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解决问题,强化应用意识。

最后,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及时鼓励学生对应用意识的运用。例如在情境二 ,当学生能想到用画图这种数学方法来表达问题时,就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交流利用和推广,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信心。

刘建森老师补充:关于应用意识,我们团队有两点认识:第一个学生能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地去思维。这个主动表现在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学习经验、已有的数学思想去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第二个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把这些问题数学化,找出具体的数学信息,并能抽象出数学知识。

在这节课当中,第一点就是找出等量关系,接着我们并没有直接进行第二个环节的教学,而是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其目的是让学生用刚学过的知识来寻找等量关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第二点是我们刚才说的线段图,一个很抽象的数学几何直观的描述,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通过我们团队的磨课研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来编写一道合理的应用题,那么这就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最后一点我要说的是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我认为应用意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创新意识。当我们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就要从另一个数学素养深挖,那就是创新意识。这具有承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这节课的结尾处用到“曹冲称象”的故事,这其实就是对数学知识的创新。以上我们在本节课中采取的几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刘建森老师总结对方答辩:感谢阜新老师们的精彩回答,有句话说的好: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那么非常感谢我们这一次在思考上的碰撞,谢谢大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