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
收藏
本月,我继续阅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读自己工作室编撰的书总是有满满的自豪感和亲切感,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又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简单记录如下:
一、数的认识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第一章第四节指出:数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能用来表示一类集合的数量,能用来表示一群事物的顺序,能用来表示测量的结果……在数的教学中,应使学生在获得有关数的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的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感。儿童最初认识数,是从物抽象出的,因此在课堂中要侧重体会物与数的一一对应和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即:实物表示—图形表示—符号表示的抽象过程。例如: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摆小棒”、“画竖线图”是教学中常见的认识数的策略。“摆小棒”是以小棒模型为主,体现按“群”计算,容易操作;“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可辅助理解算理,体现“位值”凸显,“借一当十”;“竖线图”是数轴的雏形,既可以辅助理解算理,又可以体现数序,多种数数的方法,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这些教学策略不仅仅让学生更易从物中抽象出数,更能帮助学生再次理解数的意义。
二、数的运算
书中指出:关于数的运算,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数的运算教学策略重在解释“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要使学生明白如何建立运算模型:加法可作为合并、移入、增加、继续往前数等的模型;减法可作为剩余、比较、往回数、减少或加法逆运算等的模型;乘法可作为相等的数的和、面积的计算、倍数、组合等的模型:除法可作为平均分配、比率或乘法逆运算等模型。算理的解释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应注意:算法多样化追求的不是一个人的多样化,而是群体的多样化。
三、式与方程
方程是我最喜欢的数学内容。方程近乎于“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数学问题。因此,方程教学时要抓住数学问题中“数量关系”,让学生逐步从“算术”到“方程”产生思想、意识的转变。方程思想的首要方面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需做以下基本训练:1、加强列代数式的训练;2、用多种方法寻找等量关系;3、用多种方法列出方程,对照比较;4、用多种方法解,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本领域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灵活巧妙地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学习机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2016年练习题《图形的运动》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计算课后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期末2014年
2014年小学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
2014二年级期末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概念
2014年二年级最新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2014二年级数学2016年同步练习题
2014年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2014年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
2014年二年级四单元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罗列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2014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七单元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统计
二年级六单元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九九乘法表和口诀知识点
2014年最新的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最新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概念
五单元二年级数学知识点2014
201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西师大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