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毕业班教学这样做更有效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毕业班教学这样做更有效

2018-04-25 收藏

今年我担任6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我的教学更有效,我先找出两个班学生存在的问题,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

首先,我谈谈六一班、六二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底子薄,学困生多。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静不下心来学习。包括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写或不及时上交,家庭作业完成质量差。

3.学生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大部分家长觉得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事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的:

一、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1.精心备课

教师备好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备课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善“启”善“导”。

2.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始约5分钟。由于学生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所以,这段时间教师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地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课开始的第6分钟至第20分钟,这一时间内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最好时机,这段宝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探究本节课新知。课末10分钟,不少学生注意力开始不自觉地转移,有的开始渴望讲话,有的开始搞小动作。在这段时间里,不宜安排学生听讲,安排能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笔的活动。

3.注重评价,多表扬,少批评。

课堂上,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也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学初的前两周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思考、作业书写、计算验算、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练习,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以后的教学中巩固强化,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融洽师生感情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得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上课时要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四、师徒结对,助力学困生。

我在班上建立了“师徒”微型小组,让一个学优生带一个学困生, 首先,我与学困生共同制定出学习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小老师监督实施。其次,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作业辅导,学困生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最后,我还制定了学困生评价奖励措施。学困生受到进步奖励,师傅享受同样奖励。

五、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和家长进行沟通,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充分而又对称的信息分享,经常性的联系,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将家长召集在一起分析学生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等。征求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及要求,并耐心真诚地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措施,从而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一致性,提高了教育合力,帮助学生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