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

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

2018-04-20 收藏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有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初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一些尖子生可能变为后进生。为此,小编对小学与初中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衔接,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实践。

一、关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 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七年级学生面对新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由小学进入自己理想的初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初中数学比小学的难学。例如: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七年级新生的学习质量。

2. 教材的变化

小学数学侧重是打基础。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3. 课时的变化

在小学,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科目多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七年级新生开始不适应初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 教法学法的变化

在小学,学生认知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觉来获取知识的,课堂上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感知、直接地获取知识。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广泛,是对小学知识的完善、推广和引申。因此,初中教师更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老师的精讲和学生的演练。学法上,小学教师讲得很细全,练得熟,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然而,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做好小学与初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做好准备工作,为衔接打好基础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这是做好衔接的基础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七年级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小学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小学与初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2)摸清基础,规划教学。为了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

际,更具有针对性。

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小学与初中衔接

(1)立足大纲和教材,以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七年级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等。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七年级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等。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小学与初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小学的自然数与分数、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加强学生课前自学的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对将要学习内容做全面的了解――从哪一点切入,包含哪些知识、各知识点间有何联系,让学生有个大概的轮廓,事先明确明天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将产生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的主动性必将增强,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4)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5)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初中数学概括性较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课后进行认真巩固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3. 加强教法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优化教学各环节,促进小学与初中的良好衔接

(1)运用情感和成功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做好小学与初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七年级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例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少责怪学生,要多找原因。要深入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等。这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初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学习,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通盘考虑的育人目标,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改进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做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保证教师的数学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