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收藏
在数学教科书中,往往是以例题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运算法则、几何图形等数学知识,数学基础知识通常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条“明线”。
实质上,在教学时,还需要我们精心研读文本,善于挖掘,把握学习中的另一条潜在的主线——数学思想。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中,表面上是学生对“倍”的理解及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而在建立对“倍”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圈一圈”、“摆一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形象而生动地感知了“倍”的含义;在计算“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已知倍数关系,求另一个量是多少”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主绘制出各种图形符号来帮助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而借助直观的图形语言,学生一目了然,迅速明确了两者的倍数关系,这正是“几何直观”数学思想的体现。
课标中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中的思路,预测结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几何直观”数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直接呈现这一抽象名词的含义,必定不会在孩子童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操作、比较分析,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几何直观”的应用,并认同其在解决问题中的显著意义。
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剖析、融入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的渗透,还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时,首先要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为什么分类?如何分类……这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分类思想”;在用简洁的符号表示“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两种位置关系时,还揭示了数学学习中的“符号思想”;在用集合图表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还伴随着“集合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对于数学学习,这“剩下的东西”,便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概念、学习活动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它们正是数学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我们要善于挖掘,并能够生动诠释,让教育真正发生。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30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0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8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组合的各种可能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的乘法口诀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7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5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知识整合复习教案1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知识整合复习教案11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17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判断及推理的认识与了解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1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课件2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2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法的练习与巩固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16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8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知识整合复习教案1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厘米的认识与应用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知识整合复习教案14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知识整合复习教案10
整式的除法课件1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3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7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15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5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18
2016届高考数学章节知识点导学案2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