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0
收藏
第二单元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即将讲完,令我惊讶的是在最后的课本练习题上有一道题我讲错了。感觉非常的自责。这道题就是:三位老师带领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要牵涉到买门票的问题,成人票每人10元,学生票每人5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是6元。题目中最后问的就是怎样购票最划算也就是最省钱。
首先我引导学生让学生让他们按成人票和学生票分别购票计算然后又让学生把学生和老师加起来按团体票进行购买。第一种也就是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3×10+50×5=280(元)。第二种就是老师和学生加起来全部买团体票:(3+50)×6=318(元)。然后再两种情况的得数比大小。很显然第一种比较省钱。下课之后我还很满意的回到办公室。感觉这道题讲的还可以。结果课后我们办公室的几个老师进行了课后研讨。说我讲的不对还有一种方法最省钱:从50名学生里抽出来7名学生跟3名老师组成十个人去购买团体票,然后剩下的43名学生去购买学生票。我自己一算就是像她们所说的那样总共才275元。当时我气得直跺脚,后悔不已。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了改正。
这说明还是我的备课不够充分。当教师最忌讳的就是误人子弟。以后我应该多想同仁学习。把课提前准备好。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6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3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7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课标解读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5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