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开...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

2018-03-29 收藏

一、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1.开放式教学法之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提倡学生通?^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对此不设置固定的标准答案,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

2.开放式教学法之合作性原则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放式的教学法更多是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彼此尊重、共同进步,学会在别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相处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开放式教学法之主体性原则

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中,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4.开放式教学法之生活化原则

小学数学教科书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个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举自己身边的例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学加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算一算自己一天花了多少钱买零食,或者询问父母一天要花多少钱买菜之类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开展

1.开展多种多样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标要求以生为本,鼓励学生以探究、合作、自主的方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参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开放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式教学,力图通过运用多题重组、一提多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新鲜感。

2.开放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开放式教学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开阔思维,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学习为主动的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设计开放式的习题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习题的关键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还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习题,比如,设计周末班级中48人要去博物馆参观,售票处规定每个人门票3元,团体票每10人25元,请同学们算出最佳的购票方案。学生会进行这样的思考:如果是买单人票则 3×48=144(元),团体票则是25×5=125(元),如果两种票合买则25×4+3×8=124(元),通过对比两种结果,可以发现两种票合买是最划算的。通过这样的习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解题思路与方法,同时也学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构建开放式的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开放评价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评价主体是教师。但是在开放式的教学法下,教学评价还可以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等多种方式。此外,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考生的成绩,这就造成了重分数不重能力、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片面评价。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的,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作用,多赞美和表扬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学生独特性的思维;把握新课改精神,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