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让人重新完整——全景式数学教育西安专场活动心得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好的教育是让人重新完整...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好的教育是...

好的教育是让人重新完整——全景式数学教育西安专场活动心得

2018-03-06 收藏

2017年12月16日“全景式数学教育”专场在西安开幕。我们一行6人放弃双休,放弃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全情参与到两天的活动中,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收获了更多。

感动于张宏伟老师现场的真情流露,努力的汗水终会让人看见。敬佩于张老师近似“疯狂”的数载钻研,他从更高的站位,将数学还原到整个人的素养发展中,让孩子们从完整的认识数学到完整的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他用执着照亮了数学教育的天空。

张老师执教的《审问》一课,将数学课真的上成语文课,让孩子对问题本身进行问题剖析。课上张老师说:只有应用题是准备好所有条件让你去解决的,生活中都不是,凡事能准备的就不是问题,我们总是先遇到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急于解决问题,先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刻的剖析,分析所有相关要素是什么,哪些是高度相关,哪些无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解决问题的原生路径。也是这节课最想传输给孩子和老师们的。张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说到:“真正落实超越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把学科当成目标,把人当做目标,这关乎于人的终身发展。任何问题,都是需要先分析问题,追问问题。一切皆有可能,只是没找到办法,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张老师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数学的思考,更是数学的精神和看世界的眼光,还有为人处事的哲学,真不愧为全景式育人,全面育人。

回首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我产生了如下想法:

一、好的教育是让人重新完整。

全景式数学教育以培养“全人”为目标,以项目化主题活动为单元,以建设更全面、完整和跨界的综合性数学课程为核心,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全景式的学习,全景复演数学创造的关键过程,让数学学习更丰富、完整、有趣、饱满,多元、完整地面向数学,面向世界,数学素养得到充分、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同时成就数学课程本身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句话就是,“建设更为丰富、完整的数学课程和数学教育,培养全面、完整发展的人”——“全景”育“全人”。

爱因斯坦说:“我们的眼睛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不取决我们的肉眼,而取决于理论,理论能帮助我们看见什么,而不看见什么。”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白教育是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而全景式数学正好从“目标的全景”、“内容的全景”、“过程的全景”、“现实的全景”、“系统的全景”、“方式的全景”6大模块,通过全景完整的课程,培养全面完整的发展的人。

二、永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让教师如同医生和法律人士一样成为公认的专业人士,但是一百多年来,这仅是个愿望,并没有成功过。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生活在信息以几何级数递增的世界,我们教师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如何永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我想我从张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一是对教育疯狂的热爱和深入的钻研;二是永不停歇的读书,充实自己;三是知行合一,及时总结记录。由于篇幅有限,我仅仅谈谈自己对于教师成长中读书的一些想法。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读书对一个人来讲特别重要,人生经验一部分从生活中来,一部分从书本中来,书读得多,对你的人生、心灵健康发展,肯定有好处的”。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没有阅读的学校,它不是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没有阅读的教师会停滞不前。读书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不读书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

通过读书,我觉得可以使自己及时教学更新观念,提升了新课程的理解力。阅读教育理论书籍,了解世界教育理念理论发展进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在批判中更新观念,用新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新的教育理念理论,只知道其皮毛,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对教师理论素养的要求。教师只有对新课程所遵循的理念理论有一个全面系统了解,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意义,才能自觉主动地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所以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

三、我是金水人,我骄傲!

全景式数学教学倡导的“目标的全景”、“内容的全景”、“过程的全景”、“现实的全景”、“系统的全景”、“方式的全景”6大模块,与我们金水课改实践不谋而合,仅是我们的叫法不同,但本质都是相通的,即为了培育未来的世界公民。尤其是我们纬三路小学这几年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关联方共同组成的教育共同体,带领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开展基于表现评价为主的探索。学校几乎是一年一个项目精彩呈现:2013的“桥”,2014的“飞行物”,2015的“水”,2016的“运动处方”“立起来剧场”“我的电影课”“绿色国防”,2017“活力乒乓”“万物启蒙”“乒乓球馆的设计”“我们的戏剧厅”,都以不同形式开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在课程再造和学习关系重构上做出一次次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教师在整个教育空间设计课程中,放手给孩子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仅是孩子遇到问题时提供帮助的脚手架,以便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除知识传授,教师更是学习关系的构建者,帮孩子找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同伴,在互动活动中交到真正的朋友,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王小蔷校长说: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不是按照学科分的,它是综合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未来世界复杂多变,很多新的学术发现和突破恰恰发生在学科交错的边界。作为教育者,所做的就是找到合适的途径将学习还原成它本来的样子,把天空还给孩子。

我们一直在践行,我为自己是金水教育人而骄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