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3
收藏
12月19日,数学基本功训练营举行课堂展示活动,上午听了四位骨干教师的《认识几分之一》,他们的上课模式是各有各的独特风格,教学设计很新颖,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非常感谢教研室李老师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现将我的所思所感所学记录如下:
一、习惯培养——抓好课堂常规教学
几位老师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常规抓的好,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有理性和思考的互动学习。他们都创建听能聚精会神、想能自由自在、说能无拘无束、评能有条不紊、做能有根有据、创能标新立异,开放而又规范、自主而又自律的健康课堂。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野餐时分食物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想到了平均分,这样两个小朋友才满意。通过平均分蛋糕,学生感受到了平均分的结果“不满1个”,出现了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心理产生了“不平衡”:这一半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课题。
三、课前准备充分——胸中有墨可作画
教师课前注意教材中普遍存在着的创新教育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选择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每位教师都事先准备好了纸片(圆形、正方形),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纸片、彩笔、直尺等,学具、教具准备充分。“半个”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二分之一则是这一生活经验数学化的结果。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能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这样处理,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知识建构方式的准确把握。
动手操作环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把知识变成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些不成熟的自我看法与大家共勉:
1.问题指向性要明确,练习中有学生答错了,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孩子指出错误原因,平时我在教学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孩子说错了,会不自觉打断孩子,以后要改正。
2、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再丰富些,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评价,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把教学的影响力深深刻在学生的心目和行为中。在以后我的课堂上,我也要多加注意!
四位老师整节课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教学环环相扣,教学方法得当,目标落实到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效果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课!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同步练习题及解析:二次根式(2)
2007年巨人学校初三秋季班中考阅读材料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的七大高招
锐角三角形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武汉08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及备考建议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及备考
中考数学篇:注重分析错题 学会对症下药
2012中考 初三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相似
每天精做一道题 中考照样拿高分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专练
解读2006年中考课标卷数学:解题思路要掌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抛物线顶点坐标
名师在线:复习数学要注意这4点
二次函数应用题例题
2012中考 初三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圆
中考数学复习第一轮梳理——数学不等于做题
2008年中考数学,锁定“三轮复习”
二次函数解析式求法与例题
中考数学教你检验答案11招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同步练习题及解析:二次根式的乘除(2)
备战2008年中考:从容迎接数学四个“一”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同步练习题及解析:二次根式的加减(1)
精做题 多睡眠 砸基础
2012中考 初三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旋转
中考备考的12个必备的好习惯
备战中考:给心理增加“营养”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同步练习题及解析:二次根式的乘除(1)
根据07年中考试题特点制定08年复习策略
2008年中考数学思想方法点拨
中考数学命题规律探索和中考复习建议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