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8
收藏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 题:分数除法的应用题(三)
课 时:共8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日 期:2017年11月7日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
(1)和倍、差倍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内容目标中的描述:
(1)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自主探究,总结计算方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观察推理能力,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
教学用书中有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会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并根据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答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3.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感悟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基本掌握了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例如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句,根据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出单位“1”,能从关键句中找出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数量关系,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能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应用题的方法,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本节课主要使学生将已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法运用到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去。
学习目标
1.会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并根据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答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评价任务
任务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任务2:通过例题形式的样题能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直线与平面高考题
函数复习题02
直线与圆第一轮测试答案
高二数学练习一(不等式单元测试)
立体几何平面判断题解答题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选择题3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数学二轮复习材料
立体几何平面选择题题
函数复习题05
复数复习题47
新教材高一课外辅导材料06--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
函数复习题03
高二数学练习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选择题4
高二数学练习三(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角函数第一轮测试
新教材高一课外辅导材料05--函数综合应用
新教材高一课外辅导材料03--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函数高考题
函数复习题12
高二数学练习二(直线方程)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选择题2
直线与圆第一轮测试
函数复习题07
高二数学练习八
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练习
复数复习题48
高二数学期中模拟试题
高二数学圆的方程练习
新教材高一课外辅导材料04--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