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依据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特点及其活动规律,提出以直觉思维为启迪的教学观,并努力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直觉,思维,观察,联想,猜想
直觉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具有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直觉类似于灵感、顿悟、奇妙启示等等。总之,直觉是思维是一种非逻辑、非理性因素。它是探索数学的概念、规律、方法和寻求解题途径时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基础。其思维特征表现为:①从目的看,它的重点是找到事物的本质或事物之间可能有的联系;②从形态上看,它表现于思维的多向(正向、逆向、横向、纵向)运动和飞跃运动;③从实质上看,它并不需要从充足的理由来得出结果。直觉思维还具有简约、生动、自由的特征。学生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建立在直觉思维之上的,即是对于问题的本质或规律的直观感受,或直接估断,能动地把外表不同的事物给出直观的结合。直觉思维创造了假设,再经过逻辑思维的推理论证,往往可以发现科学原理或解题途径。尽管人们对直觉产生的机理还知知甚少,但很显然,直觉思维的活动和效果依赖于观察和联想的效果,是与掌握丰富知识密切相关的。而且早已公认直觉思维能力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根据直觉特性,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数学观,是笔者想要阐述的问题。以下是从观察、联想、猜想等方面说明直觉思维的应用和培养。1、观察和联想是最初级的直觉思维。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重视开发的。例1:圆内接四边形的边长依次是25、39、52、60,这个圆的直径长度是()(A)62;(B)63;(C)65;(D)66;(E)69。此题若作草图,进行推导,有让人无从入手的感觉,总觉得缺少内在联系。但通过观察相邻两边数字之间的关系,联想起39、52、是3和4的13倍(即勾和股的13倍),那么5的13倍便是65,再考察另外相邻两边25、60是5、12的5倍,而13的5倍也是65。因此答案是(C)65。例2:比较大小,并用“<”把下列各数连接起来:1625、1313、9697、3239。这类题的通常方法是进行通分,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此固然能解题,但计算浩繁。如果学生善于观察,从分子间的关系入手,不难看到,96是32、16、12的倍数从而想到对“分子通分”同样可以比较大小,而运算就大为简略了。2、猜想超越固有思维方式,是寻求解题方法和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鼓励学生猜想,即便猜错了,也往往是正确猜想的先导。猜想很灵活,它可以猜想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猜想解题结果,猜想与联想紧密相连,启发着解题的逻辑思维。下列说明结合剖析推理而进行的猜想是最活跃的直觉思维。
例3:梯形ABCD两腰AD、BC延长线的交点P作线段EF,使EP=PF,如图,试证:不论EF的长度与位置如何,线段AE、BF中点的连线MN线通过某一定点。此类题首先要确定定点是什么?其第一直觉是梯形对角线的交点Q,那么首先得证明直线MN通过PA、PB的中点,通过作图可否定这一假设(若加条件DC:AB=1:3,该假设成立)。但这个猜想提示我们,定点是否为△PAB中的AB边中线的中点呢?从这一猜想出发,解题途径在图上便一目了解。(略解)由于P、M、N分别是三边的中点,再确定AB边的中点R,得平行四边形PMRN,于是对角线MN与PR互相平分于点G,且G是很容易作出的定点。例4:已知x2=3x-9,求x3的值。这类题按常规,应将已知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x的值再求x3。这样△=-27,只能用复数乘法求解x,且较为繁琐,而初中学生又无法求解此题,当然任何一个参与解答此题的学生都会去找寻猜想该题的特殊性。解:由题意知x≠0,则x2-3x=-9,于是,x3=x2·x=(3x-9)x=3(x2-3x)=-27以上例题说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寓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它应当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目标。当今,在数学教育中,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把内容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造就一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对此早已形成共识,我们在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加强科学概念的明晰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相比之下直觉思维的提出、观念的产生、发现的得来等仿佛从天而降,学生不理解严谨的逻辑体系是的如何形成和完善的,无法评价和审查其基础,更体会不到还需要发展和更新,其实凡此种种都离不开直觉思维的启迪。因此,数学教育,既应该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应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之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成为教人聪明的学问。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熙谋,胡望雨,陈乘乾.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物理通报,1994.7
2.郭恩尔.要重视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通报,1984.7
高一新课改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每日自我检测练习题
人教版一上《7加几》练习题
高一沪教版数学函数关系的建立知识点讲解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数字数位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符号大全:英文表达你知道吗?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后反思
高一新人教版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日自我检测练习题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要懂得安排和取舍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与生活:成都9岁学生纠错奥赛名题
苏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教学计划汇总~
每日一练:2015高考数学真题第25题分析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卷:填空题
高一数学《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学计划示例
高三复习计划:数学各阶段复习要点
沪教版必修一数学函数的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
沪教版必修一数学函数的运算知识点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考前试题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每日自我检测练习题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1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试题
高一数学备课组教学反思(3月份)
冀教版六上《扇形统计图》练习题
沪教版高一数学函数关系的建立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