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
收藏
课 题: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例2,练习十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编制口诀过程,记忆口诀。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2的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军乐队站成了8排,每排8人)
看小狗是怎样算的,它终于算出了一共有多少人。
你有更简单的办法吗?
(2)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小组讨论、交流编制出口诀)
(3)寻找记忆口诀的规律。
①师生对答8的口诀。
②同桌对口令。
③口答: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二、巩固应用
(1)卡片口算练习十八第3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
三、总结延伸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
你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吗?两只、三只……、八只螃蟹呢?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课后反思
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通过引导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并设计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从多层面上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所发现的条件简单板书,避免其他学生在分析时,记不清数据和题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评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末一天的安排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末一天的安排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
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两种教学思路的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补充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评《24时记时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练习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评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