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
收藏
数学上的实践性活动就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的一环,它需要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完成,因此实践性作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它一方面具有作业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实践性,即动手操作的特性,还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标理论性的指导肯定了实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在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数学作业的布置一直都是对知识的重复记忆,对例题的反复模仿,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布置多样性的数学作业,把学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为了使学生有创造性的学习,就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将我们在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上的一点感悟小结如下:
一.布置游戏性的数学实践作业
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玩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玩刺激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后,我让孩子在家里和家长进行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先让孩子当售货员,选出家中的一些日常用品贴上价格,家长当顾客来购物,(特别注意的是购物时要使用真钱),一轮玩完后再调换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当售货员时体会到了怎样找钱,体会到了找回的钱就等于付出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孩子当顾客时他体会到了面对不同的商品怎样付钱最合理,也体会到了同一种商品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布置了几次这样的作业后,我发现很多习题不用老师再啰里啰嗦得去讲了,孩子们已经通过游戏掌握了。
二.布置有趣味性的数学实践作业
孩子们都喜欢有趣的事物,要想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必须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才会使他们主动保质保量的的去完成作业。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这一概念,我让孩子回家分别用13、14、15、16、17、18、19、20根小棒搭房子,并把搭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体会到了不管有多少根小棒,搭完房子(每个房子五根小棒)后如果有剩余,总是比每个房子需要的小棒根数少,上升到数学的高度就是余数一定会比除数小。假如在学习这课时,我只是布置让学生回家练习除法竖式的计算,也许孩子们一个个都会成为计算的高手,但是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再如,学了一分钟能干什么后,我让孩子回家一分钟跳绳,走一分钟的路,写一分钟的字,看一分钟的动画片,并向家长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体会到了一分钟有时很长,有时很短,一分钟也可以干许多事,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因此,有时一次看似简单的实践作业起的作用反而很大。
三.布置和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作业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根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特点,让孩子把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既进行了数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培养了孩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时分秒以后,我让学生记录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和回家路上所用的时间,经过一周的记录大家都得出了自己上放学路上所需要的大概时间,也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还练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真是一举两得。再如学了确定方向后,我让学生辨认自己家四周的方向并绘制出简易地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感到了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绘图能力。这些生活化的作业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真正的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布置有层次性的实践作业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布置,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完加与减后,为了既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不感到枯燥,我让学生从0——9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后再相减,让让他们发现出这些数字中蕴藏的秘密。在这个作业上,我让其中一部分学生只需要发现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相见后蕴藏的秘密,一部分学生要试着发现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相减后的秘密,一部分学生则要试着发现四个数字,甚至五个数字组成数相减后的秘密,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带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开放性的实践作业
作业的布置不能局限于课本上,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放眼家庭、放眼生活,放眼社会,让作业成为孩子的引路者,在学习了租车以后,我让学生回家调查附近公园里游船的价格和限乘的人数,设计一份本班学生去游湖如何租船最划算的方案,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总之,如何布置有价值的实践作业还需要我们新一代的数学教师不停地探索,不停的研究,但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让数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
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个人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例文
2016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指导
2016年初中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第十七章教学计划: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016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太和二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2016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2015年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初二下数学第十七章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2015-2016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二次函数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2016年高一下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下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年新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模板
2016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数学科组计划
宜良一中2016届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集合概念:高一数学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2016
新高一2016年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