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
收藏
第三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75页例2,练习十八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重点、难点:
重难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记忆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7×2 3×6 5×6
6×4 3×3 5×2 7×3
7×4+7 5×7+5 6×6+6 3×5-3
7×4-4 6×3+6 4×4+4 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6个4相加得多少?
2)7和5相加的多少?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军乐队在训练;站成了8排,每排有8人)
师:提一个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如:1排有几人? 1个8是8 1×8=8 8×1=8
2排有几人? 2个8相加 2×8=16 8×2=16(板书)
……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填书上)
0 8 16 ( )( ) ( ) ( )( )( )
3、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
师:根据乘法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回答,是补充板书)
如;1个8相加 1×8=8 一八得八 8×1=8
2个8相加 2×8=16 二八十六 8×2=16
……
4、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1)齐读口诀。
(2)师: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呢?它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并记一记)
(3)师:你觉得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
(4)口答: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三、巩固练习
1、P75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3、1、2题
3、补充练习(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螃蟹,一只螃蟹8条腿…..)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 6×6=36 24=□×□
36=□×□ 24=□×□×□ 36=□×□×□
浅谈“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记数学日记学数学
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理解数学 享受数学
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思考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
浅析《课程标准》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
实施开放教学
小学数学复习课新模式初探
开展自学探究活动 实践《数学课程标准》
让“成长树”伴随学生的成长
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辨析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初探
人文性的数学教学的尝试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打造永不消逝的数学童年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亲近教学价值
引导自我评价 学会自我完善
把重新组合知道的权利还给学生
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生态园,数学的好战场
准确选取教学起点两法宝
对当前几种预习观的反思
数学应用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