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2
收藏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视不足,对于学生课堂中表现出的不良学习习惯不能进行及时的纠正,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对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也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良好习惯;培养方式
引言: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后,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仅有助于学习水平的提升,对于个人今后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分别介绍了课前预习、认真审题、善于探究等几方面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各知识体系之间都具有前后衔接关系。因此,在每次学习新知识之前,都需要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下节课所要讲解的新知识、新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找出前后知识点的逻辑关系,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浏览一遍教材,对于教材的知识脉络和基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是同桌之间相互讨论,通过彼此交换意见,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记录下来;最后,教师收集学生预习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除此之外,课堂氛围对于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或动画,引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此为着手点进行预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做一些简单题目时也经常出现错误,做错的原因并非是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而是因为马虎、粗心,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应用题,由于题目较长、包含内容较多,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就很难理清题目中的关系,错题率非常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读题的良好习惯。以应用题为例:第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将重要的数字、单位划出来,理清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二,在草稿纸上列出方程或套用公式,并计算出结果,检查无误有再书写到作业本或试卷上;第三,书写答案时,不仅要保证字迹工整,而且要按照书写步骤已知、求解、答,确保答题步骤流畅。
3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习惯
探究性学习能力是一个学生必备的能力,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学习形式的不同,探究性学习又可分为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和独立自主探究性学习,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形式,教师都应当科学设定探究性学习的题目,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养成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例: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确保小组成员之间搭配合理。同时,小组探究的题目内容应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维持课堂秩序,并适时的给予引导。最后,小组组长阐述结论或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这对于今后个人的学习乃至今后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作业完成的认真与否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标准。只有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才能算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认真完成作业主要包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过了认真思考,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书写工整等标准。一个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他解题能力的强弱上,更体现在他对问题是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是否对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如果不能在完成解题任务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很可能会犯一些马虎大意的错误,事后后悔也无济于事。所谓的粗心马虎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低的表现,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所以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首先要看学生的字体是否认真,对于那些字体潦草,并且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检验能力。
5培养学生回顾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考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果能够进行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认清问题、加深记忆,从而彻底解决此类问题。例如,有的同学在进行计算时,经常容易忘记写小数点,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如果学生在每次做完题后认真的进行检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一个错题本,将习题训练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翻看,通过不断的巩固和加深记忆,在今后的做题时就会有意识的避免此类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正确率。另外,学生在回顾检查时,也要多思考错误的原因,掌握解题方法,避免死记硬背,通过检查回顾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6结语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学生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家洪.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之我见[J].中国西部,2017(2).
[2]苗国霞.学会倾听学会学习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2(11).
[3]严彩英.培养倾听习惯润泽数学课堂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94-194.
作者:刘涛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南泉小学
2014西城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14重庆一中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北师大版)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数学自学检测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整章测试卷带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每章节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训练卷
2014宁城县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2014湖州市吴兴区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4滕州市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初一数学上册计算题(21
2014北京通州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数学自学检测题
2014天门初一下数学期末试卷
2014七年级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计算题(41
七年级数学上册《1.2数轴》检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14四川师大附中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
2014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检测试题(人教版)
2014北京市东城区南片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题测试(北师大版)
初一年级数学下册每章节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第一单元自测题答案解析
2014北京西城七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2014雅安市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训练题(青岛版)
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有理数及整式自测题答案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