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
收藏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关注全体学生,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异步教学,既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力,完美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融合。为此,我们对具体小学数学分层异步实施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给同行一点经验。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
伴随近些年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提升和新课改的施行,小学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分层异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提升该科目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对学生进行准确分层
在分层前,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对其作出综合评价,这也是施行学生分层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被准确地划分到相应的层次中,为因材施教的施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教师主要是按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反应速率、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级别。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最好划分出快、中、慢三个级别。如果级别过多,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反之,则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
二、问题和作业分层
问题作为引导数学教学展开的重要形式,教师只有设定出有效的教学问题,才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因为小学生思维品质存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也需要分层。例如,在教授四则混合运算时,对基础较差学生的提问应当仅限于如何计算加减乘除;而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则提问运算为什么需要制定规则。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布置。对处于低层级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的数学题目;高层级的学生则不仅要布置基础性题目,还需要布置一些具有提升性的题目。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使其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从而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总而言之,就小学数学来看,其在教学期间应当学会按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新特征等施行分层异步教学方法,以此来解决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灵活,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被有效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从而确保每个层级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期间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参考文献:
税雪.关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9):125-126.
于新宇.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6):53-53.
作者:余世艳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观风海小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位数的读写法(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四)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7加几-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三)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7加几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片段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位数的读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一) 商一位数(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应用题的对比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6加几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8 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