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收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也可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划为小数。
注意:第一种是一般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化为小数,而后一种是特殊的方法,需要根据分母的数值确定能否运用。
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练习题~~~
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2、7/1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
5、35分钟=()/()小时,80厘米=()/()米。
6、0.8里面有8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5里面有5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18里面有18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三)
第一单元测量: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教案
第三单元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万以内进位加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三单元四边形:估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一)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万以内数的减法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三)
第一单元测量: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一)
第三单元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
第一单元测量: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
第一单元测量: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三)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