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30
收藏
《星星合唱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中,领悟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与运算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对计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把计算的数的范围扩展到100。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这里只是把数目变大了。3个数的连加、连减笔算方法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它们的算法是相通的,只是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强,计算过程要更加细心。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二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上车”、“下车”、“上车又下车”的情境,比较轻松地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我在学生的表演中间,适时穿插引导:“现在车上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提出问题,大家合作解决了问题,从而领悟到了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计算,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
了困难而恢复。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易教”,学生“乐学”,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喜欢学的东西,他就会认真去学。因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名师点评中考数学试题: 注重综合能力考察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一只小猴子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平行线复习课导学设计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设计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说明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3课时)
《矩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显神威
数学的世界之最
《多边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平方根”教学案例
零国王有什么好主意
《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2015年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小数城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