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直线(straight line)是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直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 X 轴正向的夹角( 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空间直线的方向用一个与该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来表示,该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 由它经过的空间一点及它的一个方向向量完全确定。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直线只是一个直观的几何对象。在建立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时,直线与点、平面等都是不加定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则由所给公理刻画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垂线:是两条直线的两个特殊位置关系,: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perpendicular),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foot of a perpendicular)。垂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课后练习题】
1、经过平面上的三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直线( )
A、3条 B、1条 C、1条或3条 D、以上都不对
2、线段AB=2cm,延长AB到C,使BC=AB,再延长BA到D,使BC=2AB,则线段BD的长为( )
A、4cm B、5cm C、6cm D、2cm
3、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的长度为10cm,则AC的长度为_________cm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习题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数学 轴对称导学案(第二课时)
等腰三角形习题课学案 人教版数学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一次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奇妙的剪纸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辅导:正割的基础公式
2016中考数学备考资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年 月 日
2016年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余弦公式的平面向量证法
一次函数的图像教案 人教版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
2016中考数学备考资料:圆的切线几何公式定理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在《什么是周长》课例中谈小组合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均数
教案:公式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简案
因式分解教案 人教版数学
等腰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
乘法公式教案 人教版数学
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提公因式法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的认识
数学二年级上《用米作单位量长度》随堂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