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 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听课反思 听华应龙老师...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听课反思 ...

听课反思 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

2017-09-25 收藏

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一个来郑州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特级教师的魅力。9月17日有幸参加了“小学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义,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应龙老师的一堂“单位,让分数更好玩”的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理念新颖、设计独到的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课堂上华老师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与学生水乳交融的交流沟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电影等,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华老师首先从帮助大头儿子解决难题引入,调动起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热情,让学生感悟分数单位,整节课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贯穿,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整个课堂彰显着“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人文化教学氛围。课堂上,华老师精心地捕捉,智慧地引发,师生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情境导入,激发孩子思维。课从大头儿子与爸爸的谈话导入,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沙发的长度而且领带测量,从而从对折中引入分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认识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先分后数,新知重新定位。“什么是分数?就是先分后数(shǔ)”。听起来是多么的格式化,分析起来又是那么有道理。学生在理解了“单位”与“1”后,华老师不提单位“1”,但学生能自己创造单位。正如华老师所讲:“怎么做”更重要。

“错误设计”,认清知识点。课中,华老师让学生圈出苹果的3/4,学生结果不一致,女生说9个,男生则胆怯的说12个,孩子们都说自己是对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揭示答案,原来是华老师有意设计了不一样的题。给女生习题篇上出了12个苹果,而男生出了16个苹果,当然得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华老师用自己的错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数都是一样的,整体不同,结果就不同。从而华老师让孩子们明白了:与自己不同的结果,不一定错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做为全国特级教师,华老师对待每一节课仍然是非常用心,反复钻研,做到精益求精。华老师善于思考。对本节课,他首先进行了思考:1、分数到底认识什么?单位“1”,单位?2、什么是分数?3、怎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他专程请教了北大附中张思明博士,得知:初中、高中都没有“单位1”这个概念,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分数单位的思想,这一点妨碍了学生对有关分数问题的圆满解答。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华老师不走寻常路,在对大家都认为非常重要的“单位‘1’”避而不谈,而着重讲书上一笔带过的“分数单位”。华老师对待每一堂课的态度,决定了他对这些课的了解。而我们年轻教师正需要学习他的这种品质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华老师的成功我想就是因为他在每节课后的完善的反思。想来惭愧,这样一个教育方面的能人每每都有深刻的反思,我们有什么资格放弃反思这个万分重要的环节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