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浅谈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浅谈

2017-08-25 收藏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必须得考虑到,那就是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成为现在高效课堂推进时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格外尖锐突出,同时这一问题的存在,对老师这一职业无形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这一群体。作为教学研究者,对学困生转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效课堂,才能让教育事业走向巅峰。本文就转化学困生提出一些相应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困生这一团队的形成原因复杂,不能用同一种办法对待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宜的策略,这样才能各施所长。有些孩子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孩子心气。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尤其在小学这一阶段。这类学生,对于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玩游戏。对待他们时,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曾经失败而有心理阴影,结果缺少学习的自信。面对这类学生时,需要教育工作者格外小心,多多鼓励,多多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相比以上两种学生,还有一类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一种隐形矛盾,他们害怕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对数学有一定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作为老师应该察觉这一点。尽可能让他们从简单入手,能学多少是多少,日积月累达到基础水平就可以了。不同学生有不同应对措施,分类进行不同教学方式,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元教学,兴趣第一

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机械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潜移默化中毁了学生兴趣,增加了学困生的数量。教学方式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有趣。小学数学课程,是数学课程中的入门,相比中学课程容易简单。既然课程相对简单轻松,我们的课堂也可以有趣一点。老师在上课中,可以变得幽默有趣一点,讲几个笑话之类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同样一堂课,课堂的生动性会提升课程的效率。对于小学学生,不能要求他们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在上面讲重点,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既如此,可以将课程的主动性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方法使老师和学生地位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限度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要讲课时,他们将会认认真真学习、预习、查资料,了解相关内容,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这样,数学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专场,学生也完全参与进来成为主角。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一旦浓厚,不用老师监督,他们也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部分学困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脱贫致富。这就是多元教学的魔力,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传道解惑。

三、老师家长合作配合

被称为学困生的孩子,有时别人一个眼神,他们自己就有感悟。这时候,老师的辅导必不可少,但家长的心理疏导更为重要。老师的辅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老师上课应注意言辞,尽可能平等对待班里每一个孩子,不要对好学生显得太过期待,有意偏袒。第二,对于学困生也要多加呵护。数学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小孩子对所讲内容有所不理解而产生怒意,出言讽刺。而是多加鼓励,耐心第一。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成为数学学困生。不要责怪孩子笨,迁怒孩子,甚至选择一些极端方式。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一味强求孩子,只会使孩子对数学学习更加厌恶,甚至抵触。家长应该多多花心思放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当下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家长应该多多发掘潜能,带领孩子走向另一个新天地。家长也应采取不同的手段方式帮忙,而不是埋怨孩子。老师和家长进行配合,一个在学校对学困生特殊服务,用心帮助,一个在家安慰辅导,发现潜能。双管齐下,才能对学困生起到帮助作用。综合以上所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老师家长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数学学困生就是智力低于普通学生。更多的是要沉下心来分析原因,找到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方式帮助他们。如果孩子真的对数学学习有困难,也不要逼迫他们,让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

四、结语

无论哪一种方式策略,对待数学学困生这一群体,我们都要从心开始,多花点心思在他们身上,以一颗真诚的心面对他们,热心帮助他们,帮助过程中要有耐心,悉心发现他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换句话说,摘掉有色眼镜,平等对待所谓的优等生和学困生,毕竟数学学习中的优等生不一定是其他方面的优等生,当然学困生也不一定一直是学困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数学学困生也只是相对的。教育工作者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这样,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秦桂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2(29):107.

[2]李春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4(2):78.

作者:邓正明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