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收藏
初的时候本来是想把本节课名定为《连除解决问题》,但是后来想出了连除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所以单单写为用连除解决问题不太合适。可是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采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题目如果先乘的话会乘得两位数,再除的时候就没法除了。比如这道题“共有756本书,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这个题如果先算一共有多少层,再用756÷18学生是不会算的。这个情况下其实应该给学生明确一下要分情况来考虑,可是课堂上处理的时候直接让孩子连除解决了,这其实是有些武断的。
再次回忆上课的细节我发现上课时还是有些节奏缓慢,在处理一些简单易懂的题目上让学生说得太多,有一些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的,可是没有适当干预,让学生从头说道尾,这些时间算是浪费了。正是各个环节的不紧凑,使得整个课堂节奏显得缓慢,时效性不强,最后的练习处理得不够详细,方法多样性没有显现出来。
再有就是分享环节,分享的时候小组分享得特别好,但是一个小组把所有的方法都说出来了,其他小组没有东西可说了,所以课堂只有一个小组分享,显得太单一。不仅如此,一个小组分享得过为顺畅,班级别的小组没有质疑,没有补充,显得小组分享一点儿也不精彩,枯燥且无味。还有就是学生的点评,几个学生点评都是说别人说的多好多顺畅,提出的不足就是声音太小、站得不端正之类的,对于思路方法等的评价太少。所以说本节课的小组分享环节是不太成功的。
第四个我想到的就是本节课的合作菜单,设计的菜单如下:“1. 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自己先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及做题方法。时间3分钟;2.把你的方法和小伙伴说说,要求每个人都要说,说的时候必须说清楚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时间3分钟;3.三人分工,一个人说思维过程,一个人列算式,另一个人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在组内试说你们的分享过程。时间4分钟;4.完成后,如果还有时间,思考不同的做题方法”。这样的四条合作菜单看似很具体,但却不是最佳的,因为没有体现出不同算法的重要性,只是最后简单说了一句完成后如果有时间再思考不同的做题方法,倒不如直接让每一组思考两种做题方法,这样不至于早早做完的孩子没事干。另外,三人分工的要求也似乎有些死板了,本意是给学生一个合作的思路,举一个合作的例子,但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分工,这是不应该的。
总体来讲,这节课也有亮点但是问题也是很明显,这些问题出现在这节课上我想也是比较好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以此为戒,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空间向量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平面向量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导数的综合应用
2016高考数学复习直线与圆锥曲线专项测试(附答案)
2016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2016数学高考复习数据的数字特征专题练习(含解析)
2016高考数学古典概型一轮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016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检测(带答案解析)
2016高考数学随机事件概率专练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函数、函数与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单随机抽样专题练习(含解析)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数列交汇
师大二附中高三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测试卷
2016届高考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专项测试(含答案)
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数学答案(理科)
2016届临川一中高三数学10月份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5对口高职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复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专项测试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导数的综合应用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直线和圆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效练习题(附答案)
2016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解答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算法的基本思想专题练习(附解析)
2016年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2016高考数学复习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专题练习(附解析)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变量与赋值专题练习测试(附解析)
2015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理科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三角函数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