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收藏
今天,从教材安排的角度读懂教材,并设计组织活动认识分数。
读懂教材
教材中,在三年级,在初步认识中,安排“分一分(一)”的活动,这里的活动都是从“分”的角度不认识分数。有分一个物体的,也有分一个群体的情况。
教材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在认识(一)”,除了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安排了一个图形的1╱4是两个小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显然是通过找1╱4的整体这样的活动来感受分数。还有一个活动:拿出你所有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通过这个活动感受部分找整体。
在最开始认识分数,安排了从整体到部分;分数的在认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样的安排建立对部分与整体的认识,渗透理解分数的丰富性。“分数的在认识(二)”安排了量数学书长与宽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度量活动,发现学生对分数度量这一维度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分数比的维度的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感受分数作为商这一维度的认识。
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计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数。
设计活动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设计分纸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分纸活动,认识1╱2。把若干张作业纸分给两个人,如果有偶数张,可以平均分;有奇数张,一张纸平均分给两个人,再把一张纸评论分给两个人的时候,不同的分发当中,相同的是一种1╱2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有一个逆向的过程,给出一个1╱2的结果,问这是谁的1╱2?经历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第二个活动:通过四个人分三张纸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同时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生1:先将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人1╱4张,同样,再分第二张和第三张纸,这样每人分到3个1╱4,也就是3╱4张。
生2:将三张纸叠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同样是3个1╱4,也就是3╱4张。这两种方法,学生看到的现象结果是一样的。
还有学生想到一种分法:先拿出两张纸,各平均分成两份,四个人每人分到一份,也就是1╱2张,在将最后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4张,这样每人一共分得3╱4张。
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分数的价值,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体验到了标准在确定分数关系时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发展分数“比”的这条线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5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练习题
浙教版初一上册数学课后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第四单元
数学高二第三章古典概型练习(2015—2016)学年度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检测题:几何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检测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练习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五单元)
有关单项式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能力测试卷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课后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统考试卷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苏教版六年级)
15-16学期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同步测试(北师大版)
精选初二数学公式:余弦定理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整式加减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要抓住基础要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归纳整理试卷
15-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整理:同类项
2015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第四单元
2015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应用题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