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收藏
今天,从教材安排的角度读懂教材,并设计组织活动认识分数。
读懂教材
教材中,在三年级,在初步认识中,安排“分一分(一)”的活动,这里的活动都是从“分”的角度不认识分数。有分一个物体的,也有分一个群体的情况。
教材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在认识(一)”,除了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安排了一个图形的1╱4是两个小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显然是通过找1╱4的整体这样的活动来感受分数。还有一个活动:拿出你所有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通过这个活动感受部分找整体。
在最开始认识分数,安排了从整体到部分;分数的在认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样的安排建立对部分与整体的认识,渗透理解分数的丰富性。“分数的在认识(二)”安排了量数学书长与宽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度量活动,发现学生对分数度量这一维度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分数比的维度的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感受分数作为商这一维度的认识。
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计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数。
设计活动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设计分纸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分纸活动,认识1╱2。把若干张作业纸分给两个人,如果有偶数张,可以平均分;有奇数张,一张纸平均分给两个人,再把一张纸评论分给两个人的时候,不同的分发当中,相同的是一种1╱2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有一个逆向的过程,给出一个1╱2的结果,问这是谁的1╱2?经历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第二个活动:通过四个人分三张纸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同时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生1:先将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人1╱4张,同样,再分第二张和第三张纸,这样每人分到3个1╱4,也就是3╱4张。
生2:将三张纸叠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同样是3个1╱4,也就是3╱4张。这两种方法,学生看到的现象结果是一样的。
还有学生想到一种分法:先拿出两张纸,各平均分成两份,四个人每人分到一份,也就是1╱2张,在将最后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4张,这样每人一共分得3╱4张。
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分数的价值,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体验到了标准在确定分数关系时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发展分数“比”的这条线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考数学复习:辅助线助记忆口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17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复习攻略
初三数学复习知识点:圆的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中考数学冲刺方法:初三数学如何考高分?
初三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知识点汇总(浙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视角与盲区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六数上《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观希望杯三年级数学课有感
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冲刺的提醒
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复习攻略:做好三轮复习和考前调整
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同类项及其合并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考数学取得140分的做题技巧
五年级数学口算测试分析报告
中考数学备考:二次函数压轴题赏析
小学数学老师随笔 那些年,被误解的数学……
听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有感
听四年级《射线、直线和角》反思
初三数学复习知识点:函数的归总知识点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的注意个要点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指导
怎样提高高考数学的答题速度
中考数学命题四大陷阱集锦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实数知识点
中考数学复习备考:中考数学满分考试技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